当前位置: 首页 >> 教育教学 >> 外语专业 >> 专业设置 >> 正文

英语专业白皮书

发布时间:2022-09-07  浏览次数:

英语专业

一、专业定位

“英语专业”是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外国语言文学类”下的专业,旨在培养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扎实的英语语言基本功、较强的跨文化能力、厚实的英语专业知识和必要的相关专业知识,能适应国家与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熟练使用英语从事涉外行业、英语教育教学、学术研究等相关工作的英语专业人才和应用复合型英语人才。

本专业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对高素质外语类人才的需要,发挥专业特色及区位优势,突出我校“地方性”和“国际化”的办学特色,旨在培养学生扎实的英语语言技能和较强英语交际能力,兼具系统语言学知识和基础的英汉翻译、国际贸易、英语教育知识。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人文教育为基础,以英语语言文学为根基,以英语教育跨学科为特色,培养具有从事外语类相关工作的基本技能、了解行业发展状况及熟练运用所学专业知识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二、专业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需要,面向华南地区,特别是粤港澳大湾区,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广博的文化知识,较强的英语听、说、读、写、译语言技能的应用型英语专业人才。毕业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跨文化交际能力强,综合素质高,能熟练使用英语从事管理、教育、翻译、商务、外贸、金融等工作。同时,按照课程思政教育理念,着重培养学生掌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体系,坚定四个自信,了解中国特色话语体系,用中国理论解读中国实践,提高用外语向国际社会讲好中国故事的能力,成为有家国情怀、有全球视野、有专业本领的新时代国际化外语人才,为中国参与全球治理、推动文明互鉴,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

三、培养规格

(一)学制和学位

1、学制:标准学制4年,实行弹性学制,允许学生在3-5年内毕业(含5年)。

2、毕业最低学分为163学分,其中第一课堂156学分,第二课堂7学分。学生完成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规定的课程和163学分要求,考核合格,准予毕业。符合规定条件的,授予文学学士学位。

课 程 类 别

学分数

备注

思想政治理论课程

思想政治理论必修课程

21

(不得调整)

思想政治理论选修课程

1

(不得少于)

通识教育课程

通识必修课程

25

(不得调整)

通识选修课程

10

哲学与文史经典、语言与文化交流、艺术与审美鉴赏、职业与人生发展、科技与创新创业和其他6个模块,每位学生需选择不少于4个模块的课程,其中艺术与审美鉴赏模块为必选模块。

基础教育课程

31

基础教育课程全部为必修课。

专业教育课程

专业必修课程

22


专业选修课程

26

包括综合类实验课程和工具类选修课程,其中工具类选修课程不少于4学分。

跨学科(专业)选修课程

8

跨学科选修课包括但不限于原有的职业导向课程,各专业需根据培养目标对学生予以引导。

必修课程小计

99


选修课程小计

45

课程小计

144


实践教学和劳动教育环节

12


第二课堂

7


总学分

163

各专业总学分应在160至165之间。

(二)知识、能力、素质

1、知识要求

(1)基础性知识: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英语语言文学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接受英语语言的基本理论与交际能力的基本训练,具有较强的英语口、笔表达和交际能力。

(2)专业性知识: 有较强的英语听、说、读、写、译语言技能,能通过英语专业四级和英语专业八级考试;参加相关的国际商务英语、翻译等必备的国家级职业证书考试。

(3)工具性知识: 具备专业技术职业资格的基本条件,有良好的信息素养和计算机应用能力,较熟练掌握一门第二外语。

(4)跨学科知识: 具备基本的教育学知识、商务知识,一定的金融知识。

2、能力要求

(1)分析与思辨能力:具备跨文化能力与思辨能力,通过跨文化思辨能力,培养文化自信、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和国际胜任力的能力。

(2)语言与写作能力:具备较强的英语语言沟通能力与写作能力,能够灵活运用英语开展学术写作。

(3)沟通与协同能力:具有较强的沟通、协作能力,能在团队活动中发挥积极作用。

(4)专业综合应用能力: 能够综合运用所学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5)创新创业能力:具备获取和更新专业知识的学习能力以及运用本专业知识进行思辨、创新和参与科学研究的能力。

3、素质要求

(1)思想道德素质:掌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体系,坚定四个自信,树立科学的世界观、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服务社会的奉献精神。

(2)专业素质:了解英语学科与专业发展的趋势,具有宽厚的文化修养、娴熟的英语交际能力、良好的协作能力和创新的思维方式,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和应用能力。

(3)科学素质:了解学科与专业发展的趋势,尊重学术规范,对跨学科(特别是金融经济)有探索兴趣,运用科学方法解决问题。

(4)文化素质:具有宽厚的文化修养,对中国具备文化自信,助力传播讲好中国故事。

(5)身心素质:具有健康的体魄,和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和能力。

(6)创新精神与创业意识: 具有终身学习与专业发展意识,同时也具备自我规划管理能力;既有中国情怀,又有国际视野,并具有良好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四、课程体系

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分思想政治理论课程、通识教育课程、基础教育课程、专业教育课程、跨学科(专业)选修课程和实践教学和劳动教育环节等六大主要板块。课程体系以“理解当代中国”系列教材为基础,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系统有机融入外语类听说读写译等核心课程,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帮助学生在进一步夯实外语基本功、提高读写、演讲与翻译能力的同时,掌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体系,坚定四个自信,了解中国特色话语体系,用中国理论解读中国实践,提高用外语向国际社会讲好中国故事的能力。

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包括思想道德与法治、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中国共产党党史等课程。

通识教育课程包括通识必修课和通识选修课程。通识必修课程包括信息技术、体育与健康、军事理论与训练、创新创业教育、第二外语等课程;通识选修课程包括提升学生知识素养、道德品质与身心素质的人文社会科学课程。

基础教育课程和专业教育课程由语言技能课程和专业知识课程组成,主要包括综合英语、英语视听说、英语口语、英语写作、英语阅读、英语语法、英语语音、高级英语、英汉/汉英笔译、英汉/汉英口译、英国文学赏析、美国文学赏析、语言学概论、跨文化交际(英)、西方文明史、中国文化概要、研究方法与学术论文写作等。

专业选修课程主要包括英语词汇学、英语修辞学、英语报刊选修、英文短篇小说选读、英语论文写作、英语演讲、英语电影评析、金融英语口语、中西文化比较、西方文明史、学术英语写作、交替传译、英语笔译实务等课程组成。

跨学科(专业)选修课程由英语教育类课程组成,主要包括英语教育学、英语教学设计与实践、教育心理学等系列课程。

实践教学和劳动教育环节包括专业实践课程、专业实习实训、创新创业实践、社会实践、劳动教育、国际交流和毕业论文(设计)等。

五、师资队伍

英语专业现有专任教师34人,师生比1:5。全部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多毕业于中山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华南师范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等知名高校,学科背景有英语语言文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翻译学、英语教育学等,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9人,讲师23人,高级职称教师人数占比为32%;博士10人,博士研究生在读4人,博士(含4名在读)教师占比为41%。50-60岁教师5人,40-50岁教师26人,30-40岁教师3人。另聘请外籍教师2人,任教口语课程。英语专业教师职称、年龄结构合理,学科教育背景符合专业教学要求,具有广博的专业知识,精通英语专业理论和方法,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强,形成了力量雄厚的师资队伍,可满足高素质应用型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的需求。

为持续满足英语专业人才培养需求,学院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有以下措施:

1、通过组织专题培训和研讨会提高教师思想道德和专业水平。坚持参加国家教育部、广东省教育厅以及学校党委组织部组织的各类师德师风教育培训,鼓励参加省内外各种专业线上和线下学术交流讲座,既保障教师专业知识不落伍,又始终确保教师正确的政治站位,培养政治素质高、专业能力强的师资队伍。

2、加大教学科研投入,鼓励教师参加相关课程的学术会议和学术研究,以科研促教学,出台相应的奖励政策,资助论文著作发表,课题申报等;出台政策鼓励教师进行金课、网课建设,支持和鼓励老师参加各类教学比赛。此外,学院联合教材出版方为教师提供相关教学与科研培训,鼓励和支持教师参加教材编写。

3、实行督导、导师制度。通过校院两级督导组的督导、教学观摩课、公开课、示范课和老教师对青年教师的传帮带等,从教案的撰写到课堂内容设计,从讲课内容到讲课技巧等都进行系统的指导;思政内容与专业授课内容做到有机融合,坚决杜绝思政和专业内容两张皮现象。

4、定期举行学术讲座,提高学术水平。利用已有的非列编机构,举办“广金外语论坛”,有计划有步骤地对教师撰写的论文、课题进行讨论,帮助提出修改意见,鼓励教师以科研促教学。

5、坚持“走出去,请进来”,促进产学研相结合。拓宽课堂空间,活跃学术气氛,鼓励教师不仅要站稳校内课堂,还要及时走向社会,在开展实践教学的同时,加强与相关企业的联系,聘请行业导师指导课堂教学,不断扩大服务地方社会的影响力和社会声誉。

6、坚持外引内培的人才储备模式,对外引进专业优秀人才,对内通过鼓励考博、学术讲座、学术沙龙、督导组督导、老教师传帮带、在职进修等多种形式的培养,以点带面,不断加强对教师教学和科研能力的培养。

六、教学条件

本专业在广州校本部设有4间语言实验室、1间同传实验室、1间商务英语实训室;在清远校区设有3间40座位的智能化语音实训室、1间 40 座位的智能化兼口译实验室。所有实验室均配备了蓝鸽智能化语音综合系统、口译综合实训系统、“iTest英语系统”、“商务英语教学模拟系统TMT5.0”、“新视野大学英语在线”、“秘书职业培训平台”、“外研社智能作文评阅系统”、“专业化纯软件语音(互动)教学系统”、“雅信达英语智能学习平台”等数字化学习平台,满足信息化教学需求。

学院为英语专业编写的教材有《最新英美概况》《金融英语听说》《新编金融英语听说教程》《一次掌握新日本语能力考试听力N1》《新大纲日本语能力考试词汇宝典N4-N5》《语用学十二讲》《雅思综合英语》等。“以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的英语类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多元化创新与研究”获第四届校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英语专业教师在科研方面取得成效,在CSSCI索引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45篇,SSCI索引国际期刊发表论文8篇,专著28部,译著23部,教材与教辅书籍6部。省厅级以上科研立项45个,在高层次科研项目立项方面取得重大突破,雍和明教授的译作《论政府超前引领—对世界区域经济发展的理论与探索》获得2015年国家社科基金中华学术外译项目立项。涂兵兰教授主持的“民初翻译家翻译伦理模式构建及其影响研究”获2015年国家社科基金一般资助项目立项。黄中习教授主持的“民族志翻译视角下的壮族创世史诗《布洛陀》英译研究”(16BYY036)获2016年国家社科基金年度项目立项。陈树坤副教授主持的“英汉‘嵌入投射’功能类型对比研究”获2022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立项。

现有实践教学基地有广州交易会进出口有限公司(每年参与学生30-60名)、深圳昆仲科技有限公司(每年参与学生20-50名)、译国译民翻译公司(每年100-160个在线实习岗位)、广州策马翻译有限公司(每年100-150个在线实习岗位)、广州市联普翻译有限公司(每年10-20个岗位)、广州经纬国际教育有限公司(10-20个岗位)、广州英立思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每年参与学生20-40名)、广州孚曼国际教育咨询(每年参与学生20-40名)等,每年为英语专业提供300余个实习兼职岗位,基本覆盖三个专业的同学实践教学需求。活跃的校企合作与产学研结合有效促进学生校内所学专业知识与就业岗位需求有机结合,开拓广阔的就业前景,形成良好的校企互动、联合培养外语专业人才的良好机制。

学院设立 “昆仲助困奖学金”,激励优秀学子。学院党总支两个师生党支部先后获评“先进基层党组织”,学院多次荣获校级“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学生工作部门分别曾获省级“优秀学生会”、“红旗团总支”等荣誉。

七、人才培养成效

英语专业从2005年开始招收学生,每届招收2个班(约30人/班),至今已经培养14届本科毕业生,在校学生200余人,教师积极辅导学生参加各级别专业竞赛,以赛促学,参与广东省“联盟杯”本科高校英语写作大赛、“外研社·国才杯”英语演讲、阅读、写作大赛、“亿学杯”全国商务英语实践技能大赛、全国高校大学生外语水平能力大赛、广东省口语大赛、全国高校商务英语知识竞赛,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成绩优异。例如英语专业林仪同学获“外研社·国才杯”全国英语写作大赛一等奖。林兰珠、张嘉莹、郑林茵同学在首届“高教社杯”全国高校“用外语讲中国故事”优秀短视频作品征集活动中获省级优秀作品二等奖。程嘉莹同学带队的“多模态视域下粤剧翻译研究”和梁钿同学带队的“专创融合背景下大学金融英语公众号的探索与实践”获大学生创业项目国家级立项。据统计,英语专业18级、19级和20级学生有146人次参加各级别专业竞赛获奖,其中校院级别获奖129名,省级获奖24名,国家级获奖6名。

2021年全国高校英语专业四级考试一次通过率87.84%,远高于同类院校45.2%通过率。全国高校英语专业八级考试一次通过率53.8%,高于同类院校33%通过率。

学生本科毕业论文分为翻译实践报告与学术论文两种,英语专业学生的选题多样,有文学研究、英语教学法研究、语篇分析、跨文化对比研究等等,也有部分选择对金融经济类文本进行英翻中实践,对中国经典文化文本进行中翻译实践。全过程实行双向导师选择、题目确定、开题报告、三稿修订、论文答辩以及答辩小组末尾淘汰二辩制度,以确保论文整体质量良好,符合学术规范,有效培养学生的翻译实践能力、学术规范意识以及一定的批判思维。

学院每年组织考研经验分享活动,并为考研同学配备辅导导师。 近三年,英语专业有20名同学成功考取境内高校攻读硕士,11名同学考取境外高校攻读硕士。考研成功率在三个专业中较高,特别是境外高校成功率较高,展现出较强的语言能力。英语专业同学成功考研人数逐年递增,2020年6名、2021年9名、2022年16名。

八、毕业就业前景

外语类专业毕业生专业知识基础扎实,实践问题解决能力强,具有勤勉务实的优秀品质,深受用人单位欢迎与好评,近年来的考研率和就业率均位于全校前列。毕业生就业行业主要涉及金融企业、外贸公司、跨境电商企业、教育及培训行业等,从事国际商务、语言服务、外语教育等工作。就业区域主要集中在珠江三角洲地区。与商务英语专业相比,英语专业毕业生更多走向师范和教育培训岗位。2021届毕业生人数237人,就业人数229人,就业率96.62%,其中英语专业就业人数63人,行业去向:外贸行业15人,教育培训行业21人,金融业2人,服务业11人,考研升学9人,其它行业5人。

学院正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以夯实基础、注重实践和提升能力为路径,实施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突出英语专业学生“宽、厚、活”三维能力的培养,争创一个学风正、师资强、教学科研水平高的先进集体,努力建设成为广东省应用型高校外语人才培养的小高地,培养更多高素质的复合型、应用型外语专业人才,助力学校高质量发展,早日建成应用型金融品牌大学。

Baidu
sogou